查看原文
其他

迎接“百岁人生”,做好这三个准备

尹哥聊基因 尹哥聊基因 2023-04-27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“尹哥聊基因”

最近微信改版,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,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⭐️ 哦~

(以下为尹哥在第八届诚信北京3.15晚会上的分享,内容有所补充)

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乐观的预测,如果没有特殊事件,这个世纪初出生的千禧一代,平均预期寿命将接近100岁

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开始为百岁人生提前布局,日本设立了“人生百年时代构想推进室”,美国也以这一目标设立了国会长寿科学核心小组。

到今天,我们可能都会拥有古人无法企及的人生长度,也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大好河山和万千世界。但活得久,真的就能让我们幸福吗?

在这,得提示您,现在说的健康寿命和生理寿命并不能画上等号,我们更需要的是健康预期寿命。

如果活得长却不健康,那不是幸福。谁又希望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十年,是躺在病床上、浑身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度过的?

所以,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我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百岁人生,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
大道理好讲,但实践起来往往困难。那么有哪几件事是我们现在能达到的?

第一件事,是生得对

也就是说我们得远离出生缺陷

很多人可能会说,我看起来很正常,怎么会生下有缺陷的后代呢?

但实际上,没有谁的基因是完美的,如果你查过自己的基因,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携带了至少几十个“有害”的基因位点,只不过没有发病而已。

目前已知出生缺陷病种超过8000种,没经过检测,我们可能很难发现孩子的携带风险。

但当遗传病、特别是罕见病真正发生后,再进行治疗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。

比如地中海贫血。在我国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长江以南的省份高发,其中广西地区人群的携带率超过20%。

如果不幸生下一个患有中度地贫的孩子,他的一生可能要靠定期输血和排铁度过。

如果是患有重度地贫的孩子,大多活不到成年。

另外还有药物性耳聋,它属于条件致聋,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。但生病时,打一针抗生素,可能就听不见了。

《千手观音》节目里的21个演员,有18个生下来是正常的,因为3岁左右注射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使得她们变成了药物性致聋。

如果我们很早就知道孩子有没有携带先天性耳聋基因,又或者有没有药物性耳聋的风险,很大程度上我们身边就不会有耳聋的孩子,也不会再有新的聋哑学校,这也是华大一直以来想做的一个事。

当然我们今天都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,不想他/她出生就有缺陷,那应该怎么做呢?

其实,现在每个孕妇都会去做产检,不少项目就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保肚子里的孩子是健康的,比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,就是抽一管孕妈妈的外周血,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遗传疾病,现在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。

另外,还有超声影像学检查等手段,如果能规范地做好产检,加强我们在孕前、产前和新生儿时期的三级预防,就有可能很好地规避遗传疾病带来的风险。

第二件事,是活得好、保养好

保养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,今天我们只谈一方面。

在中国,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死亡原因进行排名,前三分别是心脏病、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

重点说一下其中的恶性肿瘤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。

它有个外号,叫“众病之王”。因为迄今为止,对于中晚期的癌症,我们还缺乏足够有效的治疗手段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拿癌症毫无办法。

很多癌症本质上是一种“基因病”。

它是健康细胞一不小心,因为物理的、化学的、生物的等等因素,发生了突变,然后慢慢在体内不受控制地增殖导致的。

但一个肿瘤,要从最开始的原位癌组织发展到中晚期,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,所以我们经常说,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,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

如果我们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,发现得足够早,就有可能在原位进行干预,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,避免中晚期癌症的发生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只需要做一场简单的小手术就能轻松解决,并且预后基本是可控的。

所以,在我看来,与其追求那些神乎其神的技术,追求那些名牌的医院,都不如提升自己对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的意识。

这也就是所谓的“防大于治、意在术先”

那么,哪些癌症是能够通过今天便捷的、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基因检测技术去提早发现的呢?

比如结婚后应该定期做的宫颈癌筛查。这是由HPV病毒长期、反复感染引起的,很容易通过基因检测发现。

宫颈癌也很可能是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癌症,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,决定在2047年实现全球范围内消除宫颈癌,使其发病率低于4/10万。

再比如40岁后要重点关注的结直肠癌。这是一种相对“懒惰”的癌,从开始罹患,到中晚期,差不多需要十多年,现在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粪便检测,就能很好地发现。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,可以再去做个肠镜。

此外,肺癌、肝癌、子宫内膜癌等新癌种的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涌现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也能做到普惠普及。

据估计,如果一个人一生的寿命达到80岁,那么他罹患癌症的概率高达1/4,所以,早期筛查提供的一个正确的信息,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乃至一个家庭。

说到底,防癌意识比普及精准治疗更重要。如果只治不防,将会越治越忙。

第三件事,是精神上的“正念、达观”

身体上的健康固然重要,但精神上的免疫力同样不应该被轻视。

大量脑科学的文献研究表明,情绪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,进而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

也有多项问卷研究,调查了既长寿又健康的人。大家猜一猜,他们身上最大的共性是什么?

情绪稳定、积极乐观

开心快乐,才是长寿和健康的不二法门。

所以,我们都应该争当情绪的主人,而不是情绪的奴隶。

那怎样才能够有效地管理我们的情绪?其实办法非常多。

近期在《自然》上发表的一篇论文,就讲了心跳的快慢,可以决定你的情绪。当心跳速度过快,就会变得焦虑和缺乏探索精神。

这就是为什么想发火的时候,我们往往要学会放轻松、深呼吸。

为什么停这三秒,就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?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激素从释放到表达所需要的时间。

所以,想要发火时,不要硬扛着,也别顺着性子,让它过去,不要做它的奴隶,调整三秒,整个人一切就变好了。

如果要做出改变,哪些是我们立即就能做的?

第一阶段,我推荐的是要学会接触正能量、接触阳光,多去坚持正念,一定要相信如果你面前有阴影,是因为你背后有阳光。

如果再进一步,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学会让自己情绪稳定、心态坚定,慢慢地不受外界影响,实现所谓的达观。

新时代的健康观

新时代的健康观,其实说简单了就是两个词:

学习,有助于大脑健康。

运动,有助于身体健康。

因为你的身体和脑子,总要有一个在路上,两个如果能同时坚持,既健身,又健脑,那就更好了。

我的朋友毛大庆老师,一边跑着马拉松,一边想着新消费的场景,思考着如何写书、翻译书等等。这样的状态,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的?

跑步和读书,一两天其实看不出区别,一个月两个月区别也不大。但十年八年下来,跑步和不跑步的人、读书和不读书的人,终成天渊之别

所以,如果您还感受不到变化,那是因为你读书和跑步的量不够,还不足以引发质变。

另外,可能有人会说,我都工作了,抑或是退休了,再去读书还有用吗?

我们经常讲,衰老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心理概念。如果要区分一个人是不是老了,很重要的一点是观察他看到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想法等等新事物的时候,还会不会兴奋。

而不是越来越顽固,越来越固执,越来越觉得玩世不恭,看到谁都想怼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年龄上的增加并不是真的老了,常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,多去接触新知识,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,也是对抗衰老、保持健康的秘诀。

归根结底,健康管理的本质,其实是人性的管理

我们终究要用无私的人性,来对抗基因的自私性。

所以,莫辜负时代,莫辜负韶华,翻开书,迈开腿,享受百岁人生和百岁健康。

这就是在一个新时代,我想给大家传递的、关于大健康消费观的一些浅薄之见。

谢谢各位。

「2023-03-27期」赠书福利获奖名单

你知道,哪些和细胞有关的知识?

粉丝们的回答都很精彩

恭喜以下3位粉丝

获得《工作细胞》(2册)

1套

请于4月2日前在今天的推文下留言

【姓名+电话+地址】,逾期不候哦~

(留言不会被精选出来,请放心)

各类福利活动每周都有

转发点赞关注惊喜多多

@老不舞  @草莓蛋蛋  @ice chun


— END —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